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三個方面:
一是光的視覺功能,足夠的光線讓我們看到物體,形成視覺感知和認知,從而保護人身安全;
第二是光的節奏。日出和日落的自然光影響我們身體的生物鐘,也影響許多行為和生理過程,包括學習、注意力和新陳代謝;
三是情緒調節,燭光晚餐,日出日落……空間中的光影響著人們對環境的感知和評價,通過創造有利的情境來激發積極的情感,賦予空間美學特征。
通過調整住宅中的照明模式,人們不僅可以有規律地工作和休息,還可以幫助人們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工作和生活。因此,建立健康照明意識,消除家庭中容易被忽視的光線誤解是非常必要的。對于健康住宅的光環境設計,應結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,靈活使用自然光和人工光,設計人性化、智能化的健康照明系統,為家庭成員創造舒適的居住場所。
不適當的光環境損害了所有年齡段家庭成員的健康
就我國住宅照明環境的現狀而言,家居照明設計普遍存在照明模式單一的問題,更不用說針對不同年齡的家庭成員定制照明設計了。事實上,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視覺和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生活習慣。住宅光健康設計應面向全齡,包含各種特殊需求。
1嬰幼兒
新生兒從黑暗的環境來到光明的世界,他們的晝夜節律非常脆弱,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和許多問題。研究發現,嬰兒也有睡眠問題,包括睡眠困難和頻繁的夜間醒來。0-3歲的嬰兒正處于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,不健康的光照環境將對其視覺發育產生很大的影響,并影響良好睡眠習慣的形成。
2兒童
近年來,視力問題逐漸發展到年輕化。與成人相比,兒童對光更敏感,不良光更容易抑制兒童褪黑激素的分泌,導致一系列問題,如節律紊亂、不良情緒、注意力下降和記憶力喪失。